四川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
全省中医药年诊疗量上升40%、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建设4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高端基地、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达98%……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四川正式明确了“路线图”。
去年,四川成为全国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省份,如今,这项工作有了新进展。
8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5年,四川力争中医药整体实力和发展质量全国领先,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全国领先,中医药服务水平、全产业链发展及保障能力全国领先,成为全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开办传统中医惠民诊所7500家
力争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
整个方案围绕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保障等三个维度提出了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具体举措。
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一个全新的中医药发展格局将被建立起来。四川将构建坚强有力的管理格局、契合规律的保障格局、均衡可及的服务格局、链条健全的产业格局。
如何构建均衡可及的服务格局?方案提出,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加快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建成一批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县级区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开办传统中医惠民诊所7500家。到2025年,全省中医药年诊疗量上升40%,达2.1亿人次,中医药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产业格局构建成为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要任务,无论是从基地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还是龙头企业培育,四川均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
在企业培育方面,四川力争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0个,力争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0%以上。
一个清晰的理念的是,四川尤其坚持以全产业链思维构建全新的中医药格局。方案指出,建设一批高质量川产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中药材现代化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中药材现代农业(林业)园区,培育中药材产业集群,培育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0亿元的中药材大品种2个、达20亿元的3个以上,力争中药材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
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增至15000名
借助动漫、餐饮、演艺等元素传承中医药
未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将建成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文化高地。
如何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四川将打出一套“组合拳”。方案指出,将中医药领域基础研究纳入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重要支持领域;加强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实施高水平中医药循证研究;主导制定一批国际标准,参与国外植物、草药药典标准研究。
中医药产业发展,人力资源成为关键“支撑力”,对此,方案提出了四川建设中医药人才高地的目标和细化路径。四川的目标是,到2025年,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增加40%,达15000名。全省年培养中医药全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人才超过6000名,年培养学术经验、中药工艺等传承人才5000名,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些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将被应用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方案指出,推动中医药与动漫、餐饮、演艺等有效融合,开发中医药文创产品。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沉浸式体验区。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高到30%,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达98%,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共识更加广泛。
四川还将携手西南地区其他省市推动中医药区域协调发展。未来,四川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和川渝共建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点实验室建设。
同时,四川将推动与滇、黔、桂、琼等地成立中医医院、重点专科、道地药材、中医药企业、疫病防控等联盟,共享医疗、人才、科研、产业、文化资源。
此外,四川还将实施中医中药协同发展工程。方案指出,将吸纳医院、高校、科研院所、中医药企业、行业学(协)会等,形成上下左右协同作战、产研用管同向发力、中医中药并举的统筹推进机制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