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53352227 欢迎访问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药材分会官方网站!
医术论文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中医治病四大特点

发布时间:2022-10-17 10:21:52

国医大师孙光荣,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师承名医,在临证60载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尤其是脑病、肿瘤、血液病、情志病、脾胃病以及带下病等疗效卓著。孙光荣始终秉持中医药“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的核心理念,治学行医既讲求正本清源,又善于开拓创新[1-3]。临床上以中和思想为指导,时时强调“护正防邪,存正抑邪,扶正祛邪”;体现中和辨治特点,认为临床思辨的重点不外“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遵循中和思想组方用药,以“三联药组”之功能按君、臣、佐、使结构组方,“遵循经方之旨、不泥经方用药”,形成孙氏系列经验方。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历经千年传承和不断创新、发扬光大的一门主流医学;是中华民族在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防治疾病与卫生保健活动中创造、应用、传承、发展的医学体系[4]。孙光荣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中医治病4大特色,即未病早知,已病早觉;辨证论治,奥妙无穷;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安全有效。

未病早知,已病早觉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国家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摆在战略的高度,对于发挥中医特色、加强“上医”的培养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起源于远古,雏形于《周易》,“治未病”一词形成于《黄帝内经》[7]。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强调未病早知、未病早防。《素问·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强调已病早觉、防微杜渐。唐代医家孙思邈将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治未病的医生为上等,其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一》中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7],其内涵始终体现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防治结合、体质调护、综合疗法的中医特色[8],贯穿于未病先防、欲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的全过程,已成为确立和采取各种养生保健措施及防治疾病方法的根本指导原则。

1、未病先防

即在无病期讲求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此时应根据个人体质特点防止体内病因发生或(和)外邪疫疠入侵,未雨绸缪,对身体进行防护。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所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赏而勿罚,予而勿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2、欲病防变

即在病而未发期讲求欲病救萌,防微杜渐。欲病之病,实质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虽然有不适的症状表现,但检查各项指标又未见异常,医生不足以诊断为某一种疾病。在欲病之时,五脏六腑尚未虚损衰败,气血运行并未紊乱,神气犹未涣散,病势处于轻浅阶段,若及时调理,每能痊愈。

3、病中防逆转

即在病而未传期讲求已病早治,防其传变。针对疾病传变的普遍规律,将此期称为特殊的“未病”。如当疾病在太阳经时,就要考虑到向其他经发展的可能;当疾病在卫分、气分时,就要考虑到向营分、血分发展的可能;当疾病在表时,就要考虑到向里发展的可能;当某一脏腑已有病变,就要考虑到向其他脏腑发展的可能。这种“可能”也属于“未病”之病的范畴,应采取措施对可能受邪的靶位进行保护,正如《温热论》所说的“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4、瘥后防复发

即在愈后未复期讲求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病后初愈,体弱易复,愈而或复,也是“未病”之病,因初愈者适应力较正常水平弱,而病后正气的恢复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处于此过程中容易出现“病复”的情况,导致疾病重新发作,如《素问·热论篇》中就提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

辨证论治,奥妙无穷

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源于《伤寒论》,后世医家不断丰富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经秦伯未全面阐述辨证论治体系后逐渐被院校教材确立下来[9]。辨证论治是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所在[10]。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需要明确的是,“症”与“证”并不等同,“症”是指疾病的症状及舌象、脉象等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反映的是疾病的现象。而“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症”的信息,对疾病所处—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诊断性结论,反映了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的综合认识。故孙光荣认为,“辨证论治”实际上就是基于整体观,抓住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精津、脏腑经络等辨证元素判断“证”的思辨过程,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随着对疾病辨证认识的不断深入,已然有多种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11]、病因辨证[12]、气血津液辨证[13]、脏腑辨证[14]、经络辨证[15]、六经辨证[16]、卫气营血辨证[17]、三焦辨证[18]、证素辨证[19]、微观辨证[20]、方证辨证等[21]。由于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条件、对不同病种总结而形成的,其归纳内容、论理特点、适用范围等都不全相同,故表现为: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各不全面;既互相交织,又未形成有机整体[22]。因而各个辨证方法需要相互补充,探究其奥妙,不可偏执一端。

孙光荣认为,万病乃气血失和,故“和”为其辨证的核心。“和”代表开放包容、圆通融合,所创的中和医派即是以“和”为其辨证特色,将各种辨证方法吸收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和辨证”。例如不寐,中和医派认为乃机体气血中和稳态失衡,或因火盛扰心;或因痰瘀阻滞;或因水火不济;或因思虑过度,神明失安;或因阴血不足,心脑失养等[2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观的具体体现,为中医治疗上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治疗的高明之处。“同病异治”首见于《素问》,又称“同病异证异治”,即疾病相同,证候、治法不同。包涵两层含义: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或针刺,或艾灸,或药物等;同一种疾病运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如同为外感病,因气候、地域不同,发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有别,故用药物治疗时,须根据药性之寒、温,效用之散、收,确定不同的治则[24]。秦伯未针对“热病”提出发汗退热法、调和营卫退热法、清气退热法、通便退热法、催吐退热法、和解退热法、表里双解退热法、清化退热法、清营解毒退热法、舒郁退热法、祛瘀退热法、消导退热法、截疟退热法、滋补退热法共14种不同的退热治法即是“同病异治”的范例[25]。

所谓“异病同治”,又称“异病同证同治”,是指“病”不同,却有相似的病机和证候,故采取“同”治之法。异病可以同治,关键在于识别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如《伤寒论》中虽然有阳明寒呕、少阴下利、厥阴头痛“病”的不同,然病机都是肝气犯胃、胃气虚寒,故均以吴茱萸汤治疗。

三因制宜,安全有效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根据不同的时令气候特点,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不同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具体情况而制定相适宜的治则和治法。“三因制宜”将天、地、人三者融为一体,是中医整体观的具体化。如《中藏经·人法于天地第一》曰:“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

实际上,“三因制宜”就是“见病识病,观天察地知人;断病治病,合时量身定做”,也就是《伤寒论》所说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因时制宜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其必然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就是要顺四时之序以温阳补阴,如夏季阳气最盛之时用三伏灸治疗寒喘疾病,冬令阴气最盛之时用膏方进补增强体质防病。《景岳全书》对外感病的四季用药有详细记载:“外感之证,春多升浮之气,治宜兼降,如泽泻、前胡、海石、栝楼之属是也。夏多炎热之气,治宜兼凉,如芩、连、知、柏之属是也。秋多阴湿之气,治宜兼燥,如苍术、白术、干姜、细辛之属是也。冬多风寒之气,治宜兼散,如防风、紫苏、桂枝、麻黄之属是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则提出了四物汤的四时用法:“春倍川芎……夏倍芍药……秋倍地黄……冬倍当归。”

一日之内,有昼夜节律和十二时辰节律。昼夜节律反映机体阴阳变化情况,《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有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故而,阳虚者因白天阳气盛而表现为昼轻夜重,阳盛者则因夜晚阴气盛而表现为昼重夜轻。在治疗中,阳虚证时可在晨起或黄昏时顺势而补其虚,阳盛者则可在中午阳气最旺时顺势而泻其盛。而十二时辰节律主要运用于子午流注针灸理论,具体原则如《灵枢·小针解》所说:“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2、因地制宜

不同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理地貌,造就人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特点必然有所差异,调理方法和治疗手段也必然不能千篇一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理条件造成人在肤色、外貌、口音、体型、性格、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均有差异。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就曾描述道:“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丹溪心法·中寒二》中记载:“西北二方,急寒肃杀之地,故外感甚多;东南二方,温和之地,外感极少。”《叶天士医案》也有相关论述:“粤东地卑多湿,阳气多泄。”

3、因人制宜

三因制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个人,故因人制宜在三因制宜中居于主导,讲求根据不同的人来制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个性化诊疗方案[26]。《伤寒论》将人分为平人、强人、盛人、羸人、亡血家、汗家、淋家、湿家、酒家等多种类型[27]。《丹溪手镜·察视二》认为:“肥者,血多湿多;瘦者,气实热多。白者,肺气弱,血不足;黑者,肾气有余。”《素问悬解》曰:“年长者,肠胃日弱,容纳少而传化迟,腑病为多,故求之于腑。年少者,起居不谨,风寒袭而营卫闭,经病为多,故求之于经。年壮者,情欲不节,劳伤积而气血败,脏病为多,故求之于脏。”目前有学者调研后将中国一般人群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共9种[28],更证实了不同人群体质的差异性。

结    语

深研孙光荣关于中医治病4大特点的总结,要发挥中医在临床防治疾病过程中的特色优势,关键是要有深厚的中医功底。“大医精诚”的人文精神,“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哲学思维,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多样化的诊疗技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孙光荣强调要追求和达到“六明”(明志、明德、明理、明术、明法、明业),即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新一批的名中医人才,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真正使中医治病的特点不断传承,发扬光大。